《伯恩斯坦哈佛六讲》
2025-05-12

阅读量50

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这位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作曲家——莫扎特


时隔233年

这两天发新作了


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:


有开始“卷”其他音乐家的

还有感叹这首曲子正当其时的



▲ 图源:社交媒体平台



▲ 图源:社交媒体平台


近日,德国莱比锡市立图书馆发现一本莫扎特少年时期创作的乐谱,其中包含《C大调小夜曲》(Ganz kleine Nachtmusik)的乐曲,此前从未被发现过。这首乐曲据信创作于1760年代中后期。


莱比锡市立图书馆在一份声明中说,这首曲子由弦乐三重奏的七个微型乐章组成,时长约12分钟。当地时间9月21日,这首尘封200余年的作品在德国莱比锡歌剧院再现。


这是一首弦乐三重奏,C大调,为两把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,由七个小乐章组成,长约12分钟。作品作于1760年代中期至末期,被认为是莫扎特第一次去意大利之前所作。当地时间9月21日这首作品在莱比锡歌剧院举行了德国首演。

▲ 图片来源:中国日报双语新闻

据了解,科赫尔目录(Koechel catalogue)是收录莫扎特音乐作品的权威档案。在研究人员在编纂最新版的莫扎特音乐作品档案时,发现了这份乐谱。这份没有署名的乐谱并非莫扎特本人所写,但据信是1780年左右的副本。乐谱以深棕色墨水书写在白色手工纸上,各部分单独装订。作品名为“Ganz kleine Nachtmusik”,编目为KV 648。


研究人员乌尔里希·莱辛格介绍,莫扎特的父亲保存着一份儿子创作的室内乐作品清单,这些作品都已经丢失了,“多亏了一系列有利的环境,一首完整的弦乐三重奏在莱比锡幸存了下来。”


▲ 图源:中国新闻网

公开资料显示,沃尔夫冈·阿玛多伊斯·莫扎特(Wolfgang Amadeus Mozart,1756年1月27日—1791年12月5日),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,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,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。莫扎特在短短的35年生活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部(首)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。来源 |综合中国日报双语新闻、中国新闻网、公开资料、网友评论,如果内容有侵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



音乐,并非只停留在纸上的曲谱中,它还能够触动人心,引发共鸣。莫扎特的音乐就是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,即使是穿越几百年时空,依旧让人们陶醉其中。


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《伯恩斯坦哈佛六讲》,记录了伯恩斯坦在哈佛大学的六堂音乐讲座,对音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。

伯恩斯坦秉持跨学科精神,六讲横纵交织,他从语法学角度对音乐语言进行解析,也将音乐置于美学层面与诗歌进行比对,广泛选用各类音乐材料,从“音乐最小构成单位”探讨到“调性之争”。这位古典乐大师暗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普适的音乐语法,也道出他对音乐未来发展的预判,引导我们离“音乐将往何处去?”这一经典的未答之问更近了一步。


赫有声

知名音乐博主赫有声推荐《伯恩斯坦哈佛六讲》视频




(5) no-img 点赞
说几句
取消 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