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望1949 为新中国奋斗:春晖之心 救济申城“三毛”(1949年4月)
2019-04-08

阅读量87

点击上方“上海宋研会” 可以订阅哦

1949年10月1日,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典礼上,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、中央人民政府成立。礼炮齐鸣,举国欢庆。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宋庆龄,在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这一年,宋庆龄五十六岁。她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,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、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中,她相信人民的力量,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,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上海宋庆龄研究会推出“回望1949:为新中国奋斗”系列推送,在每个月回顾宋庆龄在1949年当月的重大事迹,讲述70年前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点点滴滴,缅怀宋庆龄的历史功勋和伟大精神,展现缔造新中国宏伟气象。

春晖之心 

救济申城“三毛”

1949年4月4日,上海大新公司4楼书画部人头攒动,书画部正在举办“三毛生活展览会”,人们争相观赏悬挂在大厅四周的一幅幅书画作品。而大厅的一侧,情绪激昂的人们正在踊跃购买书画作品。

 

引起上海人民如此高昂兴致的,是展览会上展出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的“三毛”原作,以及与此同时推出的“三毛乐园会”活动,而此活动的主办方正是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。

“三毛生活展览会”现场

 

1946年10月,中国福利基金会开始在沪西、沪东、虹口的贫民区建立儿童福利站,融教育、保健、救济工作于一体,内设识字班、图书室、保健室和营养站,不到三年,受惠儿童就达数万人次。但随着局势急剧变化,中国福利基金会原有的海外经济援助大部分被阻断,社会上贫困儿童却越来越多。1948年长江下游突发罕见水灾,上海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浪儿童,宋庆龄深深为这些儿童的命运担心。

 

当时,漫画家张乐平自1947年6月开始在上海《大公报》登载的连环漫画《三毛流浪记》极受欢迎,流浪儿“三毛”的形象家喻户晓,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,更引起了人们对流浪儿的广泛同情。以致常有读者写信、汇款、寄衣物到编辑部,希望通过报馆去救济贫困儿童,甚至还呼吁成立“三毛幸福基金会”。

 

宋庆龄也是这众多读者中的一员。她非常喜欢“三毛”,曾特地购买《三毛流浪记》画册赠送给外国小朋友。1949年的春节,她在用英文写给秘书王安娜的信中提到:“我喜欢三毛的漫画。办公室派人给我送来时,我没有时间看,于是当时就还回去了。因为我不想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自己占着。希望你能恳请埃迪(即中国福利基金会财务汪海清)为我买6本,我想寄给国外的小朋友。”

 

为较稳定地解决救助贫困儿童的经费来源,宋庆龄设想运用“三毛”的影响力开展“三毛乐园运动”,创办“三毛乐园会”和举办“三毛”原作展览会,来推动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儿童。1949年1月下旬,宋庆龄诚邀张乐平一起举办“三毛”原作展览会,为筹备“三毛乐园会”开展宣传、筹措资金。张乐平闻讯马上应承,仅几天时间就拿出了构思方案。宋庆龄看后十分满意,立即答复了正在嘉兴疗养的张乐平。张乐平迅速来到上海,在一个月内赶画了30幅“三毛”水彩画供展览会期间义卖,并特地为“三毛乐园会”设计了一枚纪念徽章。除此之外,张乐平还将所创作的《三毛流浪记》《三毛从军记》等300多幅画的原稿全部拿出来展览。

供义卖的“三毛”水彩画

”三毛乐园会“会徽

 

宋庆龄还通过报刊公布了创办“三毛乐园会”的宗旨及章程。当时定出的方案是:凡是愿意救助“三毛”的人士,不论国籍、年龄、性别及职业均可成为会员或“三毛之友”。会费以三毛为单位,按照当时物价,一个孩子每月的基本生活费用大概要三块银元。每月救济一个“三毛”以上的,就能成为“三毛乐园会”的普通会员;每月救济五个“三毛”以上的,就能成为“三毛乐园会”的荣誉会员;不定期捐助不定额衣物、食品、玩具的,便是“三毛之友”。“三毛乐园会”的开办费,来自“三毛生活展览会”的收入。

 

1949年3月28日下午,宋庆龄在林森中路988号A中国福利基金会住所内举办“三毛生活展览会”预展,招待本市文化界、新闻界人士。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、美国著名舞蹈家莎菲·黛尔莎、陈光甫、罗隆基及各报记者多人参加了招待会。30幅义卖作品定价自30至50美金不等,预展时就有人订购数幅。张乐平后来追忆这唯一一次与宋庆龄的会面说:“那天,宋庆龄坐在我的旁边,她当时已年近60,看上去却不过40岁的样子,衣着朴素,仪态大方,举止端庄。同外国朋友谈话,讲一口流利的英语。同我讲话,却是一口道地的上海话。她很亲切地问我是什么地方人,家庭情况如何,怎么画起‘三毛’来的,等等,完全是亲切的家常式的谈话。外国朋友同我谈话,宋庆龄亲自翻译。开始我还有点拘束,看到她这样和蔼可亲,就很快自然起来。她一再向我表示感谢,说:‘这次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件大好事,真太辛苦你了。’听了这些话,我非常感动。”预展即将结束时,宋庆龄再次致谢,张乐平感动地说:“这是我应该做的事。”

1949年3月29日《申报》报道“三毛乐园运动”。其中插图是该报记者所摄在3月28日预展中张乐平(右)与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(中)及美国舞蹈家莎菲·黛尔莎(左)合影

 

1949年4月4日至9日,“三毛原作展览会”在大新公司4楼书画部正式举行。除了展览张乐平“三毛”漫画原作、举行“三毛”水彩画义卖之外,还展览了介绍中国福利基金会上海儿童福利站、儿童剧团以及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的活动的照片图表。“三毛乐园会”活动也在4月4日这一天正式推出。由于宋庆龄的号召力和影响力,展览会吸引了上海各界人士踊跃参观。展览会为期6天,因开幕日正值当时的儿童节(4月4日),第一天参观者就接近2万人,短短6天内,有4万多人参观了展览。无锡一学校特由教师率领二十余名学生前来参观,崇德女校学生参观后现场捐赠毛笔、铅笔及书本供中国福利基金会识字班的贫苦儿童所用,另有人前往“三毛乐园会”会址(即林森中路988号A中国福利基金会住所)送去一批书本和衣服。

1949年4月10日上海英文报纸《大陆报》的报道

 

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,短短6天内,有4万多人参观了展览,张乐平为义卖会赶画的30幅“三毛”水彩画很快被抢购一空,还有人又订购数幅。除此之外还卖掉了100本张乐平亲笔签名的《三毛流浪记》画册和许多他精心设计的“三毛乐园”徽章。有40余人表示愿意加入“三毛乐园会”为会员或会友,出资救济“三毛”,6天内共募得银圆3206元,还收到一批书籍、文具、衣服、药物。活动所得全部交予中国福利基金会下三个福利站、儿童剧团和育才学校作经费之用。宋庆龄在活动结束后,特意致函张乐平,祝贺他的作品展览获得成功。

1949年4月4日《申报》介绍“三毛乐园运动”

 

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,宋庆龄以一颗慈母般的心,温暖关怀着每一个少年儿童,也赢得了成千上万儿童对她的爱戴。

 

 

 

<<  滑动查看图片  >>

 

正在徐家汇站地铁文化艺术长廊(近5号口)展出的《室迩人遐•艺术长青——张乐平作品与共和国走过的70年岁月》

 

 

长按关注我们

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

宣传宋庆龄思想,弘扬宋庆龄精神

 

(5) no-img 点赞
说几句
取消 确定